英 文 名:Cineraria
學 名:Senecio cruentus
原 產 地:大西洋加拿利群島
科 屬:菊科千里光屬
特 性:
多年生草本,通常作一、二年生栽培。喜涼爽氣候,冬懼寒冷,夏畏高溫,怕雨澇、強光與霜凍。適宜生長的溫度為10-20℃,高于25℃,低于10℃,生長緩慢。高于30℃,低于5℃,生長受到抑制,0℃以下極易受凍害。目前用于大規模生產的瓜葉菊,全部采用種子繁殖,較著名的品種有“完美”、“小丑”、“惑星”、“禮品”等。顏色有紅、粉紅、藍、紫以及許多復色。近年來,市場上以色彩鮮艷的紅色系列銷路最好,室外擺放可用多種顏色合理搭配。

播種育苗:
瓜葉菊種子1克在2500-4200粒之間。在長江中下游地區保護地條件下,作為“元旦”、“春節”期間的用花。瓜葉菊一般在7月下旬至9月上旬播種,常通過降溫措施或在高山上進行育苗。播種宜采用較疏松的人工介質,采用床播、箱播育苗。介質pH值6.5-7.5,EC值在0.7以下為宜,經過消毒處理,播后保持溫度20-24℃,濕度95%以上,3-5天出苗。
第一階段:
瓜葉菊播種后,一般不覆土,所以介質必須始終保持濕潤,為防止種子沖積成堆,決不能用大水滴的灑水壺澆水,只能噴細霧保濕。不用施肥,給予1000lux左右的光照強度利于發芽。
第二階段:
出苗后,逐漸加強光線,加強通風,基質仍需保持濕潤,但要防止過濕。氣溫25℃以上,晴天強光時,應蓋遮陽網。子葉完全張開時,開始用50-75ppm的水溶性肥料,之后要施用保護性的殺菌劑以防止莖腐病。這一階段需要時間7-8天。
第三階段:
種苗已長出真葉,開始快速生長。介質濕度保持在50-70%,澆水前讓土壤有輕微的干燥。盡量做到早上澆水,傍晚落干。需要補充光照,補光4900-7500 lux補充2-3周,每天光照時間達14小時左右,此階段用100 ppm的20-10-20與14-0-14肥料增加施肥量。
第四階段:
本階段已形成良好的根系,5-6片真葉。澆水前允許介質干燥,但要避免過長時間的萎蔫,施肥以100 ppm的14-0-14水溶性肥料為主。加強通風。
種植/上盆:
如果是用開敞式育苗盤撒播育苗的,最好在2-3片真葉時,用72或128穴盤移植一次。當長到6-7片真葉時移植上盆,可直接定植到13-15cm口徑的盆中。用于春節前供應市場的盆花,多數是放在室內,因此多采用紅色或白色的塑料盆。
光照調節:
瓜葉菊為陽性植物,生長期要求光照充足,花芽形成后,長日照能促使其提早開花,增加人工光照能防止莖的伸長。
溫度控制:
在我省的7-9月份氣溫較高,需要避免直射陽光,正午前后要遮蔭降溫,可向地面灑水,向葉面噴水降溫。但要防止水分過多,引起植株徒長和腐爛。氣溫較低后,應及時做好保暖防凍工作。氣溫在5℃以下時,晚上還應蓋上道膜防止植株受凍。改變溫度還可以催延花期。通過提高室溫,可以提早開花,花初開時降低溫度則可以延長花期。
水肥管理:
水分管理的關鍵是采用排水良好的介質。每次澆水前保持適當的干燥。澆水按照早上澆水,傍晚落干的原則。栽培中完全采用人工介質的,則施肥宜采用20-10-20和14-0-14肥料,以200-250ppm的濃度,一星期交替使用一次。在冬季氣溫較低時,要減少20-10-20肥料的施用次數。若栽培介質是砂質壤土的,可以用復合肥作基肥,生長期結合施用水溶性肥料。在快速生長期,應當增加施肥次數和數量。但在花芽分化前兩周,應停止失氮肥,減少澆水,抑制營養生長,促進花芽分化,提高著花率。顯蕾后開始正常管理,逐漸恢復澆水和施肥,但不能往葉...澆水施肥,避免花蕾和花朵霉爛。
病 蟲 害:
瓜葉菊的病蟲害有灰霉病、莖腐病、白粉病、葉斑?。ㄓ眉谆胁冀?500倍液進行防治);蟲害主要有蚜蟲、紅蜘蛛(藥物防治為吡蟲啉、毒死蜱)。病蟲害的防治更重要的應該做好溫室的衛生整潔、水肥管理、溫濕度控制、通風、光照、蟲源的隔離、介質與水源的消毒等方面的工作,為其提供良好的生長條件。